中国弘儒网首页 >> 弘儒堂 >> 讲堂
浅析“泛爱众”理念及价值
http://www.zghrw.com     时间:2010/10/12     来源:中国弘儒网     作者:马为良

       仁 爱 无 疆   哀 矜 不 厌

          ——浅析“泛爱众”理念及其价值       

            马  为  良

 

人们越来越多地“关注”、“思索”“孔子的思想对当今世界的意义”(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干事泰勒博士语,见汤恩佳《孔学论集》)。孔子思想,或谓“博大精深”,或谓“庞杂错乱”。诸多学者致力于参透其科学严谨的逻辑性,领悟其中受用不尽的精义主旨,希望天机解密,家喻户晓,福音广布,经世致用。笔者不才,谨就孔子之“仁爱”思想,“区区管窥”,诚恐难及一隅也。

       一 

孔子的智慧,超越二千五百年的时空,给人以永恒的深邃的启迪。一个“仁”字,概括了儒学的核心价值观,蕴涵了人之所以为人的深刻哲理,以及人应当如何为人的基本道理。“仁”之真谛,孔子以两个字作出经典解释:“爱人”(见《论语·颜渊篇第十二》第二十二章“樊迟问仁”,下引《论语》只注篇名)。具体化为“泛爱众”(《学而》)三个字。“爱人”当“自爱”(《孔子家语·三恕》:“仁者自爱。”)。“自爱”以“正身”、“修己”为要,“正身”、“修己”所以“克己复礼为仁”也(《颜渊》)。一字概括,两个字、三四个字表达基本含义。“恭,宽,信,敏,惠”(《阳货》)五个字揭示“仁”“与人交之至道”(康有为《论语注》)。无可比拟地精炼、精辟、精深。孔子及儒家的仁爱思想可谓中国的“人本主义”。“仁”的概念出自周公,原本限于人际间宗法关系的某种亲情。孔子拓展、丰富了它的内涵和外延,进而发展成为系统的儒学政治伦理思想。

孔子尚“和”,“以仁致和”。仁爱万物,天人合一,达致人与自然的和谐;仁爱人类,内圣外王,达致人与社会的和谐。一切皆须从“爱人”也就是“泛爱众”做起。“泛爱众,而亲仁”又是首先面向广大青少年提出的。“泛爱众”即“博爱大众”。韩愈《原道》:“博爱之谓仁。”“泛爱”也好,“博爱”也好,就“爱”的对象范围而言,是广泛、众博的,没有“指向”,不讲“关系”,爱所有的人,或曰“无所不爱”(《辞源》商务印书馆一九一五年版释引“韩愈文”);就“爱”的内容范围而言,也是丰富、广博的,可以说“无微不至”。 “恻隐为怀,爱人及物”。白居易诗寄仁心:“谁道群生性命微,哺雏觅食故飞飞。劝君莫打三春鸟,子在巢中望母归。”“子钓而不纲,弋不射宿。”(《述而》)其意义当不止“仁心所不忍也”。

关于仁学,乃至仁道的实施、践行,孔子进行了几近全面的阐述;并从哲学意义上做了精辟的概括。“吾道一以贯之”,用曾参的话说,即“夫子之道,忠恕而已矣。”(《里仁》)“忠恕”是“可以终身行之”的美德,是实践“仁”的标准和基本方法。朱熹《集注》:“尽己之谓忠,推己之谓恕。而已矣者,竭尽而无余之辞也。”己所不欲,勿施于人;己立立人,己达达人。尽己及人,道德金律。中外学者之述备矣。从某种意义上说,“泛爱众”就是落实“忠恕之道”。善以待人,不欲勿施,也不苛求于人。对遭遇困难和不幸的人怀有深深的同情和关爱;对有缺点、犯错误的人予以理解和谅解。对需要和应当帮助的人施以帮助。如果说这些尚属低标准,那么,高标准则应当欲立立人,“修己以安人”(《宪问》)。从修养自己入手,践行仁德,广施恩惠,救济众人,使人们免于患难,致力于给人以幸福、安乐。凡此种种,皆忠恕之道,也都是“泛爱众”题中应有之意。

       二

 试以两句话表述“泛爱众”丰富的蕴涵:“仁爱无疆,哀矜不厌”。“仁爱无疆”不言而喻,对所有的人而言,仁爱是无限的,没有穷尽的;“哀矜不厌”则是专对弱势群体而言。“哀矜”,《诗·小雅·彤弓之什·鸿雁》:“爰此矜人,哀此鳏寡。”毛传:“矜,怜也。”矜人,贫苦可怜之人。哀,《说文》:“悯也。”哀矜,犹怜悯。程俊英、蒋见元二位先生将这两句诗译作“救济贫苦人,鳏寡可怜相。”既“哀矜”之,则不能不施以援手,“救济”。“不厌”有:厌恶,如“不厌其言”(《宪问》);厌弃,如“天厌之”(《雍也》);厌倦(满足),如“学而不厌”(《述而》)等多重意思。“哀矜不厌”是说对弱势群体怜悯、同情,而且始终如一,永不生“厌”。“仁爱”而生“哀矜”;“无疆”乃至“不厌”。

“哀矜”之说由曾参提出:“如得其情,则哀矜而勿喜。”(《子张》)这话是回答弟子阳肤关于如何做法官的问题时说的。如果能审理清楚罪犯的真实情况,便应怜悯他,同情他,而不要自以为得计,沾沾自喜。法官因自己的“明察”而高兴,或无可非议。曾参告诫阳肤“勿喜”,应当深怀“哀矜”之情,本为恕道,当然,也是出于“泛爱众”的理念。

“哀矜”是对弱势群体的特殊关爱。无论是贫困病残,犯罪遭刑,还是丧亲失友,鳏寡孤独,都深切“哀”之、“矜”之。哀矜之情出自衷心而溢于言表,表现为待之以礼。《论语》等典籍载有许多孔子哀矜、礼遇弱势群体的事迹。“子见齐衰者、冕衣裳者与瞽者,见之,虽少,必作;过之,必趋。”(《子罕》)孔子看见穿丧服的人、盲人,以及穿戴礼服的人,相见的时候,即使是年轻人,也一定要起立;当经过这些人面前的时候,则一定要疾行 。以“作”、“趋”之礼表示对不幸者的同情、尊重。“冕衣裳者”一般认为指地位尊贵之人,孔子对弱势者与强势者同样以礼相待,一视同仁。其仁者之心可鉴。还有,孔子看见穿丧服的人,即便平日关系很亲密,也一定态度严肃,表示同情;看见盲人,即便一天相见几次,也一定每次都很有礼貌地表示同情。甚至在车中遇见拿了送死人衣物的人,也要以肢体语言示意同情(见《乡党》)。如此等等,充分显示了孔子对弱势群体的特别关爱。或可看作孔子以自己的实际行动“诠释”“克己复礼为仁”。

“哀矜”也者,既出自“仁爱”之心,则不仅仅是怜悯、同情,也不限于礼遇、尊重,重要的是予以可能的帮助。孔子事事堪为榜样。“朋友死,无所归。”既然没有亲人负责,孔子便慨然承担办理丧事(同上)。“丧”与“民、食、祭”在当时都是非常重要的事情。大事如此,更于细微处见精神。《卫灵公》记载了一件日常生活中的事情。乐师冕见孔子。来的时候,孔子陪伴着他不厌其详地告诉哪里是台阶、哪里是坐席;依次坐定之后,孔子又认真地告诉他每个人的座次位置,等等。“师冕出。子张问曰:‘与师言之道与?’”当时乐师多为“瞽者”,所以子张等于问这是否就是与“盲人”交往谈话的方式。孔子郑重地回答:正是这样,这本来就是帮助盲人的方式。上述两则事例告诉我们,事无巨细,都应给弱势群体以尽可能的帮助。借用孔子的话说:“爱之,能勿劳乎?”(《宪问》)爱他,“哀矜”他,就不能不为他操劳,给他帮助。

这种帮助尽管巨细无遗,毕竟“就事论事”而已。“泛爱众”的目标或曰理想,乃是“修己以安人”、“博施于民而能济众”(《雍也》),让包括弱势群体在内的所有的人都得到安乐。为此,应当从根本上解决问题。

一方面,要薄赋轻徭,实行惠民富民政策,解决百姓衣食生活问题。《礼记·檀弓下》载:“孔子过泰山侧,有妇人哭于墓者而哀。”于是,孔子手扶车前横木俯身,以示同情;不仅同情而已,并“使子路问之”。妇人的回答令人震惊:她的公公、丈夫、儿子先后被老虎吃掉;而其所以不迁离本地的原因,竟是因为 “无苛政”。孔子当即严肃地告诉弟子们:记住、明白“苛政猛于虎”的道理。“妇人”及其公公、丈夫、儿子同属弱势群体。“哀矜”这样的弱势群体,就意味着要解除类似的痛苦,避免不幸发生。“猛于虎”之喻,表明孔子对“苛政”的痛恶,也是对世人的警示。鲁哀公以收成不好,财政困难为由,征询孔子弟子有若的意见。有若出乎其意料地提出减税的办法,并深刻指出:“百姓足,君孰与不足?百姓不足,君孰与足?”(《颜渊》)减轻百姓的负担,让人民富裕起来。“藏富于民”,民富国强。果能如此,则“妇人哭于墓而哀”的现象便不会发生,弱势群体诸多困难和问题都将得以解决。

一方面,要“道(导)之以德,齐之以礼”(《为政》),实施道德教化,解决人的综合素质问题。曾子告诫阳肤“哀矜而勿喜”之前,先分析了社会背景:在上的人离开了正道,百姓早就离心离德了。意在了解、掌握犯罪的内外环境因素,进而负起社会责任。人心归德,民风淳厚;犯罪不生,无“讼”可“听”。此乃孔子之意愿:“听讼,吾犹人也,必也使无讼乎!”(《颜渊》)审理诉讼案件,孔子与别人没什么不同,秉公执法;他老人家是要使诉讼的案件根本不发生!但并非“理想”而已,孔子提出了解决问题,实现“理想”的措施和办法:“道之以政,齐之以刑,民免而无耻;道之以德,齐之以礼,有耻且格。”(同前)这是一个涉及法治与德治关系的开创性的命题。用法制禁令引导百姓,并用刑罚来约束他们,与用道德教化来引导百姓,并用礼乐教化来整齐他们,二者相较,前者只能收到使百姓免于犯罪受罚之效,却不能扩充他们的羞恶廉耻之心,后者则会使百姓明廉耻,重道义,而且人心归服。如果能够通过“道之以德,齐之以礼”使百姓“有耻且格”,那么,“无讼”的“理想”便可以变为现实。

如此这般,“惠民”、“富民”、 “养民”、“教民”,“举而措之天下之民”,则有望避免弱势群体的产生,使问题从根本上得以解决。

“泛爱众”的终极目标是要实现谓之“大同”的理想社会。“使老有所终,壮有所用,幼有所长”;同时,“矜(鳏)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”,“谋闭而不兴,盗窃乱贼而不作”(《礼记·礼运》)。在实现了“无苛政”、“无讼”等人类共同愿景的情况下,弱势群体便不会产生;因不可抗拒因素而出现的如“矜寡孤独废疾”等弱势者亦将“皆有所养”,得到应有的“哀矜”、关爱。

“仁爱”思想是伟大的,“哀矜”意识弥足珍贵。

仁代表着人生的最高道德境界和最美好的社会理想。“仁以为己任”(《泰伯》),孔子及儒家在大力倡导、弘扬仁的精神、仁的价值的同时,具体指导人们修养仁德、扩充仁德,以形成完美的人格,构建理想的社会。

仁既是“无以尚之”的最高道德准,又是各种善的品德的概括和多方面伦理道德原则的集中体现。标准虽高,但并非可望而不可及。孔子自己表示:“若圣与仁,则吾岂敢?抑为之不厌,诲人不倦,则可谓云尔已矣。”(《述而》)谦虚之余,不懈追求。他强调道德修养的主观能动性:“仁远乎哉?我欲仁,斯仁至矣。”(同上)并施以鼓励:“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?我未见力不足者。”(《里仁》)不仅如此,孔子还教人以具体方法:“能近取譬,可谓仁之方也已。”(《雍也》)无论精神文明建设,还是物质文明建设,都需要这种“从我做起,从现在做起”的精神和态度。

对于以仁为指导而形成的政治学说和社会理想,孔子满怀期望:“如有王者,必世而后仁。”(《子路》)提出一系列有关仁政爱民的主张和措施以践行之。诸如:“为政以德”,“礼让为国”,“尊五美,屏四恶” (《尧曰》)等治国理政之道;彻税薄赋,兴利除弊,以及“胜残去杀”(《子路》)等惠民利民之策;尤其是著名的“庶富教”理念,可谓高屋建瓴:国家兴旺,百姓富庶;生活幸福,人格尊严——兼及物质享受和素质提高。孔子还提出“因民之所利而利之”(同前)的主张,可谓“惠民”总政策。只要是能让人民群众获利得实惠的事情,都应予以支持、引导、推广,让他们真正获得利益。这也应该是当政者“泛爱众”的责任意识。

泛爱众的终极价值取向有二:一是致力于整个社会(包括自然)的和谐发展,力求全体成员生活质量和综合素质不断提升;二是消除贫困落后以及各种暴虐罪恶等,彻底解决弱势群体问题。二00年八月九日联合国宣布成立“全球可持续发展高级别小组”,研究如何在应对气候变化的同时实现发展,消除贫困。最近,联合国“消除种族歧视委员会”向有关国家提出“避免集体遣返姆人”的建议。诸如此类的组织还有很多,其宗旨以及举措都与“泛爱众”的价值取向一致,希望不断发挥实际作用,解决更多实际问题。

以上云云,窃意形成如下共识:孔子的仁学博大精深,经世致用,不仅有思想、有理论,而且有措施、有实践,将在人类“全球化”与“全球化伦理”的进程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。应当深入探讨,充分体现其现代价值。孟子的两段话足资借鉴——

君子深造之以道,欲其自得之也。自得之,则居之安;居之安,则资之深;资之深,则取之左右逢其源,故君子

欲其自得之也。(《离娄下》)

        凡有四端(仁、义、礼、智)于我者,知皆扩而充之

矣,若火之始然,泉之始达。苟能充之,足以保四海……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(《公孙丑上》)

        (此文发表在世界第三次儒学大会论文集中)


中国弘儒网首页  网站文庙  新闻资讯  弘儒堂  圣品流通  儒学践行  儒学机构  文化合作  吉林市孔子学会  吉林市甲骨文学会  
 

Copyright © 2010 zghrw.com, 中国弘儒网 All Rights Reserved  信息产业部备案号:吉ICP备10004012号
中国弘儒网  QQ:240214906
弘儒堂     网站建设吉林市阳光科技网络公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