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弘儒网首页 >> >> 文苑
竹枝格调
http://www.zghrw.com     时间:2010/5/29     来源:中国弘儒网     作者:李国芳

竹枝格调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    ------ 刘禹作《竹校词》的思想渊源

    朱自清在《中国歌谣》中讲到:"《竹校词》实是当今民谣之远祖。"朱自清所说的"远祖",上溯到哪个时代,又有什么样的作品? 任半塘在《唐声诗》说:"穷其所自,则远在《卫风·淇奥》,而近则屈原《九歌》"。《诗经》《卫风·淇奥》三节诗,是歌颂武公的文采品德的,提到"绿竹"::"瞻彼奥,绿竹猗猗。瞻彼奥,绿竹青青。瞻彼奥,绿竹如"

    歌者"绿竹"兴起手法,并不是手持竹,而是水岸边竹林生长情况,诗提到绿竹,也算有点渊源。就内容来说与屈原的《九歌》,刘禹锡的《九首》为了祭而歌是不同的,并没有什么承传。但从诗,我们看出绿竹在民歌的应用,早春秋战国时,就己形成风尚,所说"远在《卫风》"止此而已。而刘禹锡的《竹九首》与原的《九歌》祭的内容是相同的,但刘之《竹枝》不止是祭一项内容,有恋爱、婚嫁、时令、民俗、劳动、生产等等。原居湘,其民迎神,辞多鄙陋,乃为作《九歌》而刘禹锡听到"里儿联歌《竹枝》,含思婉转有滁之艳"乃作《竹枝九首》。纠正不正歌风,两者创作意图是相同的,但屈原的《九歌》歌者手中末持竹枝,而刘之《竹枝》都是手持竹枝而唱,这一点是不同的,因此,刘禹锡所创作的《竹枝词》其对后世之影响远远超过屈原也是事实。并且时间之久,地区之广,仿效之多,评论之切,和唱之众,都是空前的。

    任半塘说:"淇滁之艳,乃历史之继承。"《诗经》告诉我们:、滁二水附近多美女,并且能歌善舞,这是一解。再者"滁之艳"含贬义。历代文人评为"桑间滁上之音"大意是说歌音低俗(笔者认为,就今天的歌舞之风,这种评价,绝非正论),所以刘禹锡创作《竹校词》以"变风"自许。他自豪地说:"后之聆巴歈之音,知变风之自焉。"

    刘禹锡《竹枝词九首》一出现产即在巴山楚水之间传唱开来。中晚唐著名诗都为之击节赞赏。传到宋代,黄庭坚认为"齐梁乐府之将帅也"。任半塘在《唐声诗》一书中不止一次地称赞说:"刘之《竹枝词》,实声诗中一件彪炳之业倚声民歌《竹枝》之声,写新辞,在唐人诗歌中,乃一件大事!"

    刘氏《竹枝词九首》为什么会得到如此高的评价,得到许多名家的称赞?

     (一)感同身受,一拍即合。刘禹锡王叔文革新一案被贬到州等地。历经难,受尽折磨。一听到巴人《竹》山歌就其声乐说,一下子打动了被贬的心情。作者有诗道:"巴山楚水凄凉地,二十三年弃置身"他深切感受到《竹枝山歌》好像从出已心中流淌,为自诉说心曲。并自觉主动地与当地民歌手同唱同舞。于是很快地人民打成一片。

     (二)竹枝清音,探听民生。刘禹锡不仅是一位诗人,还是一个音乐家、歌手、知音律、晓宫商。自居易听了刘禹锡所唱竹山歌之后曾说:"刘氏不但创辞,且能逐声,(能作曲能唱歌)至于精妙。"刘禹锡与歌手,同歌同舞竹枝山歌,并且与歌手共同修改辞章、创作乐谱。竹枝声调深刻反映蜀人民生活现状。知道这些群众千百年来所历经的难艰辛。

     (三)医病医心,深知民病。刘禹锡是一位诗人,又是一医药学家。李时珍《草纲目》巨著中,经常引注刘禹锡的药理。所以在巴各地身为刺。朝廷命,也能经常探入群众,为病送医送药,知身病、更知民病,通过《竹枝词》的创作准确地反他们喜怒哀乐以及希望要求。刘禹锡诗:"斑竹竹枝,泪痕点点寄相思。楚客欲听瑶瑟怨,湘深夜月时。曲历历叙乡土,思乡绵绵楚辞苫。"《竹枝》在高唱人生,反映心声,不是偶然的。

     (四)协乐合舞,花边下。《竹枝》山歌,是词、容、舞三结合的一支歌。任半塘说;"《竹枝》抵歌于月之夜,或寇花肘,手持竹棱歌且踏"。巴人每逢寇花开,月之夜,男女轻年歌竹,音乐伴。陆游 《湖村夜》诗有道:"平坐不负月明处,神女前闻竹枝"。任半塘说:女庙四川巫山县,其乡女多善吹笛,竹枝,以送嫁女"云云。

    刘禹锡所创作的《竹枝词》所以能古流传,不仅仅是留下文字词句。

更重要的是于他的曲调,能够原声原味的曲调传唱下来。任半塘说;"所

传即使初情况,亦不虚诞,因民间保存古音不替,常事也。"所说"民间保存古音不替"是说《竹枝词》古调一直传到清代初不会走样。不会变调,不失传也。说《竹枝词》调有其强大生命力,称"今民谣之远祖"的说法,亦非偶然也。清乾隆年代,郑板桥所以能创作出《潍县竹枝词四十首》既是有力证明。


中国弘儒网首页  网站文庙  新闻资讯  弘儒堂  圣品流通  儒学践行  儒学机构  文化合作  吉林市孔子学会  吉林市甲骨文学会  
 

Copyright © 2010 zghrw.com, 中国弘儒网 All Rights Reserved  信息产业部备案号:吉ICP备10004012号
中国弘儒网  QQ:240214906
弘儒堂     网站建设吉林市阳光科技网络公司